“哎呀呀,小小年纪,总结得真不赖。
真想听一个老头子发牢骚?”
“想。”
“那我接着唠叨咯。”
“请。”
“嗯,让我好好想想。”
严老师努力吸了口新鲜的空气,这才开了腔。
“首先,关于认识自己,关于人的天赋,这是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真正存在的根基和前提,这点我昨天也已经强调过,即:人的困扰根源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天赋,在于从来没有好好认识过他自己,一切社会问题想要得到解决,根源也在于此。
什么是最正义,或者说最接近正义的社会?答案层出不穷,但我认为,倘若非要说出一个论断,那么,能够最大化帮助人找到自身天赋的社会,就是最正义的社会。
要知道,天赋的个人性一直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因而被误解成是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的特殊性,也就是特权。
但事实是,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天赋,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可能性来到这个世界。
人的诞生性表明,每个人都是新的开端;这个新的显现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人本身。
人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习惯于将自己看得低微、与他人同化,这些主要都是受到了教育和社会规则的后天影响。
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一,在通常的社会意识中,天赋被误解为是非常骇人且有距离感的概念,一旦涉及就只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人物,而与自己绝对无缘,似乎天赋只是与出生在各类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才有关的事情;二、一个人如果在人生较早阶段没有显现出某项天赋,那他这辈子都不会再拥有了;三,人存在的目的只是努力达成物质财富的积累,从而能够养活自己,至于是否认识自己,并不会对人生有多大影响。
总之,关于自身的误解,多到数不胜数,毕竟所有人都普遍在类似的教育和环境中长大,很难不被捏造,不被碾压变形。
现在我要说的是,人人生来都具有自己的天赋,人与人之间只有不同而没有差距;创造性思维是生命的一座堡垒,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是自身创造性思维最牢不可破的根源,别让人使你误以为你生来就只具有从属性思维,根本没那回事。”
“现在,我们再由此为一项基本内核,试着向外分散、拓展开去。
可以这样理解:社会上越多找到自己的人,那么所有与人生活至关重要的内容和话题,如美德、公平、正义、法则、制度等才会越发实现由名词转变为动词的活的进程,这一进程无疑是人在现实中能够达到的——使所有社会问题得到最大化解决的最真实、最有效的根本方法。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所有问题的开端和解决能力原本就蛰伏于人自身,问题得到解决需要依靠人的独立性和复数性,绝非仅仅依靠一小部分所谓社会精英或伟大人物就足以应对,如果只依赖那些被视为最出类拔萃的少数人,问题终归仍旧永远陷入同样的矛盾和循环,即便那些决策者全都鞠躬尽瘁,才识过人且一心奉献,也无法改变整体及个人那种实质在停滞和重复的命运。
宇宙赋予人的力量的展现,在于一个个个人本身,在于个人汇聚的集体,对人的轻视、不信任乃至弃绝个体的力量无异于舍本逐末,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国家、社会历朝历代以来,许多问题,尤其是关于人的问题都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千百年来照旧不断在原地徘徊的根源。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倘若不尽可能帮助单个的个人回归到他自己,即使一个社会上同时出现了苏格拉底、老子、佛陀、欧几里得、爱因斯坦等这些巨人们,即使这份伟大的名单再尽可能无限地排列下去,即使这些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社会,也只能说对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当然可能会有些帮助,但仍无法取得质的飞跃。
事实上,无论是在这些伟大人物出现的同时代的生活中,还是在各个国家、各个社会不同时期相对最辉煌、最绚烂的历史阶段,也即是人们所拥有过的最好的岁月内,在所有人聚集的巨大光辉下,大多数人却仍是迷茫不堪,甚而在痛苦不已的煎熬中草草了却一生。
道理很简单,除非里面的每个人都是着他自己,否则生活的任何框架都难免照例要成为空洞。
或者退一步说,至少有相当大比例,越多越好的人经历了自身内在的唤醒,人们的问题才能得到较为根本的解决。
若非如此,即便有着再良好、再完善的社会制度,在真正施行时由于人的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堕落和腐败,走向泛滥的不公和僵化,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一旦名词成不了那种真正的活的动词,一切都将原地踏步乃至退步。”
“让名词变为动词的活的进程。”
片音情不自禁地念着,“这种说法可真是美妙,让人想起一片树叶喝饱水的瞬间。
老师提到的问题,有些我先前从未考虑过,我想,要是有更多人能像我一样,听到老师说的这些话就好了。”
二人正沿着中心湖漫步,不久后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了下来,阳光愈来愈浓,吸吐着微微膨胀的寒气,洒下嬉戏般浮动的耀眼光景,室外温度变得十分宜人。
严老师语气较之前稍显严肃,“你,还有我在学校的学生们,希望必然在你们身上,这一点我是丝毫没有疑虑的,所以我在哪,在不在学校,根本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们。”
幸福书屋】第一时间更新《成人礼成人帽怎么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