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末到第二年的春天,勤劳的铁湾人又将案江的柑橘一担担挑上船运往铁湾集市销售。
还有牛贩子从案江或者外县市买来黄牛、水牛,牵上船运往铁湾。
寒假的一天,长省看见石头呆在家里,就叫石头代替自己去开船。
船上堆满了大包小包的棉花包,此时铁湾的棉花比案江的棉花每斤便宜二、三元,因此铁湾的一些生意人收购棉花销往案江,赚取差价。
铁鼎乡一些自己种棉花的人也将棉花装上船销往案江,图个好价钱。
后来,由于做棉花生意的人多了,运往案江的棉花也越来越多,两地的棉花差价减少到一元、伍角,做棉花生意的人逐渐减少。
这天,水山夫妻在铁湾集市上收购了几百斤棉花销往案江,水山是铁湾镇穷坡村人,长根妻子的弟弟,水山的妻子菊英是案江人,夫妻两人努力挣钱渴望买辆客车跑运输。
长高的妻子紫云看到别人贩卖棉花挣钱,紫云也想去做一下棉花生意,紫云的娘家在界龙乡。
这天,紫云把三个儿子托付给婆母杨银秀照看,自己也收购了一百多斤棉花运往案江销售。
看见菊英,紫云与菊英拉起家常来。
长省和长高合伙造了一艘十八马力的机划船,每逢铁湾赶集,两人开着机划船去小溪载客去铁湾赶集,散集的时候,又将赶集的人民运回小溪。
农闲时还跑一下短途,从铁湾开船到渡口,运输乘客和货物。
跑短途的客船较多,僧多粥少,惨淡经营。
看到堂兄长富把客船卖掉,不跑案江,回家养殖甲鱼了。
铁湾的生意人没船上案江,长省和长高就去开船载客跑案江。
跑了一年后,物价上涨了,猪肉由原价二元涨到五元,教师早晚辅导服务费也由每节课二元提高到五元。
长省便和乘客协商,铁湾到案江的船费也由二元改成五元。
后来又涨到八元,过了一段时间后船费又涨到了十元。
每逢铁湾赶集这一天,铁湾生意人都在集市上做买卖,长省和长高也要到小溪载客赶集,因此,这一天长省和长高不开船上案江,除非有人租船上案江。
其余的日子里,长省和长高照常开船上案江。
幸福书屋】第一时间更新《清水河畔歌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