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学里经常还有玩的吃砖头,就是把一块砖头放在很远的地方,一个离开那块砖头大约五六米的地方站定,然后拿另外一块砖头,以各种姿势去瞄准那块砖头,以倒下为任务完成,以不同姿势为不同的关卡难度。
我有一次在玩这个,突然有个人从旁边踢球的跑过来,我扔出去的砖头正好砸中他,幸亏砖头不重,脑袋还是砸出血了,家里为此还赔了点钱,那时的人都还比较善良。
打这以后我就没玩过这个游戏了。
我自己又是高度近视,小学里就开始戴眼镜了,那时大概就有四百多度了。
那时我们住的是平房,我和奶奶、堂弟住一大间,晚上大家都睡觉了,我一个人开着台灯夜读。
后来,我个子也比较矮小,我堂弟又高又大,家里人就说这是我晚上睡觉太少了。
最后我读了很多书,也没有从中有太大的获益。
那时大概小学五年级吧,一个周末我爸带我去南京路的吴良材去配眼镜。
那时配眼镜的人多,地方少很多人都是去市区几个老店。
那天我和老爸早上七点就从这里出了,一直到九点多才到吴良材。
那时吴良材就在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旁边,我对去书店兴趣更多些。
到了那里配眼镜还要排队,我到了那里前面已经有二十多个人在排队了,我们配完眼镜快十二点了。
我们就去附近路上的点心店去吃午饭,到了那里一找,随身没有带粮票,这个晚了吃不了午饭了。
那个年代吃面条、馒头啥的除了付钱还要给粮票,老爸就把我带到附近一个饭店的二楼吃午饭,这是我第一次在南京路上吃饭,点了一菜一汤,具体菜名我已经忘记了,那时在二楼,有了小的吊格子从底楼把菜吊上来,很稀奇。
吃完饭又去南京东路书店买了几本书,这一天对我来说很快乐。
小时候感觉很多事情都很有趣,现在的生活太无趣。
在桌子桌子上玩抓沙包,几个人玩丢沙包,大家的童年都应该差不多。
还有和几个小伙伴去“探险”
,就是找一些没人去过的小路或者是没有路的地方,都是在犄角旮旯里,大墙背后,里面有很多新鲜的感觉,其实每次也没结束,也没太大的收获,完全是好奇心在作怪。
每次“探险”
,衣服要不划了很多口子,要不就是脏兮兮的,然后老妈又帮我洗衣服。
小时候,家里用的是煤球炉,每天还要烧煤饼,老爸就每过几个月,去买一点煤粉,找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做煤球。
用煤粉加一点烂泥还是别的,我也不知道,然后搅拌均匀,然后用一个煤饼的机器,往这堆搅拌好的煤粉中一戳,慢慢的提上来,放到一边,然后按上面的一个手柄,讲一个个煤饼挤出来,有薄的有厚的,整理的排列着,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吃完晚饭就把这些晒干的煤饼搬进厨房,找一个角落里堆好,等待下次用他。
幸福书屋】第一时间更新《人生这几年总会有风雨来陪哪首歌的歌词》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