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像这样的年轻人签约,不应该直接是合同一放让其笔一挥,就完事儿了么?
还商谈?
商谈个屁!
能看得懂密密麻麻的合同条约么?
但眼前这一幕,却是让蔡总助对于年轻人签约的固定印象在颠覆。
由于下午蔡老板还有一场业内接洽会。
所以,餐厅小灶内的这场双方面谈,是以蔡总助的上前提醒而告终。
结束完这次面谈的林意,是住到了蔡总助安排的酒店之内。
比起第一次来,这次的住宿级别明显高了一筹,是正儿八经四星级酒店的单人大床房间。
床很大,一个人躺不满。
双手托着头躺平的林意,两天里的通勤加之刚才与蔡老板的面谈,都是耗精力的事儿,于是很快倦意上涌。
就在林意梦中游的时候。
晚上,结束完接洽会的蔡老板坐在回程车上,食指是支撑着下巴,看着路边倒退的城市深夜景色忽然感慨道:“工作室?一个颇新颖的创新模式啊。”
“嗯?”
坐在一旁的助理放下手里的行程安排表,“蔡总你是在说林意提出的工作室?”
“你没感觉出来么?这种所谓工作室,剥开了不就是个人独资企业?一方面可以去按照企业所得缴税,比起个人所得最高能少缴10;另一方面,这种工作室赋予了艺人更大独立性。
在音乐相关事务上,他完全可以凭此去独立承接活动和广告。”
在结束完午后的这场面谈后,蔡老板是在心里踅摸了一下林意提出的这所谓的“工作室”
,又问了一些法律公司界的朋友,感觉隐约是抓住了其中一些套路。
“这样不是不符合艺人操守规定么?”
助理不解,经纪周期内艺人不能私下接活可是铁则。
“那我们在唐人去特意成立一个音乐事务部?”
蔡老板眉眼一横:“这就是阳谋策略,唐人以影视为创立之本,哪有精力和能力去插音乐事务一脚?”
助理默然,正处在影视发展循序渐进轨道上的唐人,确实不适合分精力去搞毫无经验的音乐。
接下来的两天里。
林意和蔡老板是先后进行了三轮面谈,不断将双方关心的条款敲定了下来。
到了第三天。
蔡老板的办公室内,法务部是将两份打印整齐的经纪合同放在了林意和蔡老板的面前。
“这是最终合同,翻开看看吧。”
“嗯。”
林意翻开了合同最终本。
里面的内容,除了这两天商谈的部分外,其他与当初的合同草拟本基本没差别。
收入分成方面,经纪周期内的前三年四六分,后四年六四分。
凭心而论,在艺人收入方面,蔡老板还是挺大方的,没有将艺人只当成给公司赚钱的机器,让牛拉车也给牛吃草。
签约经纪周期还是七年,这与原时空老胡签约周期是一样的。
林意心里一叹,倒底还是要抵押七年的青春啊。
虽然心里有不少独立发展的计划,也知晓后来广泛流行的工作室模式,但时代不同,自己也只是一个新人,能拿到“音乐工作室”
幸福书屋】第一时间更新《演员2003笔趣阁》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