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聊了几句后, 杨继西便帮着洗菜做饭了,春娟他们是带了年礼来的, 晚上就在这吃饭。
孙三婶夫妇倒是没来, 贵子是被孙父喊上来吃饭的。
饭桌上有春娟说话,吴家汉子就只给她夹菜啥的,气氛倒也不错, 吃过饭后, 孙父提着豆油灯,把二人送回家, 太晚了也不好, 积雪太重, 春娟如今是有身子的人, 得小心些。
嫣嫣这会儿在灶房, 和孙母还有孙桂芳在一个洗脚盆里洗脚呢。
杨继西和孙父则是在火堆旁坐着说话, 木柴是不是发生咔巴声,两盏豆油灯让灶房很是明亮,听嫣嫣说自己洗好了, 杨继西起身把她抱过来。
嫣嫣很懂地翘着小脚丫去烤, 杨继西伸出手摸了摸小脚丫, 发现干干的后, 便给她穿上杨二奶奶给她做的兔毛袜子, 塞到小棉鞋里面后,把她放在一旁坐着。
孙父看他这么熟练地照顾孩子, 就知道在家也没少做, 他笑着摸了摸嫣嫣的小辫子, “嫣嫣困了没?”
嫣嫣说没有,可下一秒就打了个哈欠。
看得二人一笑。
于是孙父把孩子抱住, 没多久嫣嫣就睡着了。
轮到杨继西他们洗脸洗脚的时候,孙桂芳就把嫣嫣接过去,本想放到床上的,可嫣嫣一下就醒了,然后拉着孙桂芳的手不松开。
“那就抱着睡一会儿,”孙母瞧到这一幕后笑道,“放回床上肯定会醒。”
“好,”孙桂芳抱着嫣嫣,见她又开始睡觉后,笑着垂头亲了亲她的小额头。
因为也背着一个背篓,里面是一根大腊猪腿,还有点糖果啥的,杨幺妹让平安下来自己走,“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这路上也没啥积雪,自己走哦。”
“好,”平安赶紧让杨继西把自己放下去,走二十分钟刘章就会抱起他走一段路,在平安歇好了后再放他下来。
如此反复,一路到家。
平安连连点头,“来来来,大姐夫,我棋艺可大有长进啊,你可别因为去年小看我。”
“嚯哟,说得好像只有你进步了,”大姐夫哼了一声,示意刘章先下子。
杨继西没有参与,他还得帮忙干点活儿,再说他一上桌,别人就得轮着来,没办法,太无敌了。
杨继红带着丈夫和孩子也回来了,这两家热闹得很,反倒是杨老汉那边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
今儿一早沈凤仙夫妇就得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拜年了,杨继南和杨继北夫妇带着孩子除夕那天和大伙儿一起吃了晚饭后,就没再过来,现在家里就只有二老。
听着那边的欢笑声,两口子心里不是滋味。
“幺妹是真狠心啊,看都不过来看一眼,”别的侄女还过来送一点年礼,和他们说了几句话,自己的亲女儿却一直没过来。
“也是个嫌贫爱富的,我们但凡有点钱,她早就过来了,至于年年给大哥还有二哥拜年?”
杨老汉骂道。
“欸,老二和老四也不过来陪陪咱们,”杨老婆子看着空荡荡的家,心里难受。
“不来我们还多吃点饭呢!”
杨老汉骂道。
杨幺妹才不管他们怎么想的呢,她现在和姐姐们聊天不知道多开心,她们正商量着明儿去不去周家拜年。
自打嫁人后,他们去都是过年时啥时候得空啥时候就赶过去,从没有一道去过,杨幺妹去年被杨继西他们带着一道去过周家,周家对她很是喜欢。
赶集时遇见周家的人,也会说好久的话。
“咱们一道过去,热闹不说,舅舅他们做饭还方便,一道给做了,”杨继霜笑道。
“那咱们明儿去。”
“成。”
杨幺妹有些不好意思,“这年礼”
“这有啥,你就是空手去也没关系,”杨二奶奶说。
“那怎么行,”杨幺妹连忙摆手,空手去拜年,多不好意思。
“这事儿你不用操心,跟着我们去就是了,”杨继春捏了捏她的脸,完全把她当小妹妹。
接着大伙儿又说起去年拍的照片,一个劲儿地说好看,等啥时候得空了,再拍几张。
去接我们,硬要我们去家里住两天,这不,才从幺妹家过来。”
“那挺好,过年嘛,就得轻松热闹才好呢,”孙桂芳笑,她正给嫣嫣擦小脸。
嫣嫣刚吃了米糖,小脸上沾了一点,乖乖仰头被擦干净后,这才蹦蹦跳跳地去找欢欢姐妹。
结果刚出去没多久,几人便听见她的大哭声。
跑出去一看,好家伙,这是摔倒了,杨继西等人赶紧上前把人抱起来。
“不哭不哭,”杨继西见她右手心擦了一点皮,这会儿冒出血珠,赶紧用清水给她洗了,再用棉布小心地擦了擦伤口周边的水珠。
杨大奶奶他们也听见了,这会儿过来都围着嫣嫣。
嫣嫣倒是不好意思再哭了,只是那一抽一抽的样子,瞧着就让人心疼。
“怎么摔倒的?”
杨二奶奶问。
“这只脚绊住这只,”嫣嫣生气地指了指两只脚,“不争气的东西!”
这话可把大伙儿逗笑了,孙桂芳摸了摸她的脑袋,“没事没事,晚上吃点肉肉补起来。”
“好,我还想去玩儿,”嫣嫣眼巴巴地说道。
“可以,不过不能玩雪,不然这会痛的,”杨继西说。
“好。”
石头抱着她去家里,欢欢和乐乐跟在后面一脸担心。
“小妹你咋不看路呢。”
“你的腿不听话,咱们打。”
嫣嫣趴在石头怀里,闻言缩了缩小脚,“不打不打。”
石头闻言轻笑道,“不打,”接着把人抱得更紧。
晚上杨二奶奶给嫣嫣做了蛋羹,上面还加了肉末,嫣嫣吃得很满足,晚上睡觉时,在豆油灯下看着自己受伤的手心道,“我今天吃了肉肉,明天早上就会好的。”
“倒也没有这么快,你明天还得吃肉肉,”孙桂芳笑道。
“好,”嫣嫣点头,睡在爸爸妈妈中间,缠着他们说要听故事,今天轮到杨继西讲故事了,可能是今儿玩得疯,所以故事还没听完就睡着了。
杨继西小心地拉起她的小手,“心疼死我了。”
“小孩子哪里不会磕磕碰碰的,我们嫣嫣算好的了,”孙桂芳也心疼,但也知道孩子爱动,那肯定会有一点意外的。
“我知道,”杨继西亲了亲嫣嫣的小脸蛋,“转眼都三岁了,小嘴一天比一天厉害,跟她奶奶学了好几成。”
孙桂芳扑哧一笑,“你这是在夸吧?”
“那肯定的,”杨继西笑着把嫣嫣的小手放进暖和的被窝里,“睡吧。”
“嗯,”孙桂芳凑过来亲了亲他的脸,在离开的时候被杨继西扣住后脑勺,吻了吻她的唇。
“不闹,”孙桂芳怕惹出火,赶紧推了他一下,她来月信了,而且嫣嫣还在呢。
一般要办事儿,都会把嫣嫣送到杨二奶奶那睡的。
别看孩子小,记性可不错,很容易出事的。
所以杨继西他们格外注重这一点。
过完年,又开始忙地里的活儿了。
春暖花开,家里今年养了一头猪,鸡还有好几只暂时就不去别家抓小鸡崽了,这个季节壳菜正是鲜嫩的时候,杨二奶奶带着嫣嫣,慢悠悠地从外面回来,嫣嫣还背着一个小背篓,里面装着新鲜的壳菜,当然多的壳菜还是在杨二奶奶背篓里。
欢欢和乐乐见此跑了过来,“我们上午也去挖壳菜了。”
“对啊对啊,下次我们一道去。”
嫣嫣闻言点头,“好哦好哦,咸菜壳菜汤,我最爱喝了。”
“还有凉拌壳菜,”欢欢咽了咽口水道。
“壳菜炒白菜,”乐乐擦了擦嘴角。
看得杨二奶奶哭笑不得,“壳菜还能吃不少天呢,咱们一道一道地做。”
“好哦。”
杨继西从地里回来,先洗了个澡,接着便去开会了。
队长说了个体经济的事儿。
这意味着大伙儿可以自由买卖家里的鸡蛋或者是小菜地里的菜了!
这可是大喜事儿啊。
杨继西回家就跟孙桂芳说了开小卖部的事儿,“得赶紧,不然会被人抢位置。”
“可咱们铺子还没找到呢,”孙桂芳也着急。
“欸,”杨二爷爷想起一个事儿,“前天我去赶集,在陈大夫那坐了一会儿,他说他儿子得了个工作,要去县里,正在张罗房子呢,你们说陈大夫那房子会不会出租或者是卖?”
“我这就去陈叔家,”杨继西三两下吃了饭便出门了。
这边的杨老汉他们正笑眯眯地说起小菜地里菜,“咱们也吃不完,今年承包地里多种点菜,还能卖呢。”
杨继东也高兴,闻言点头,“鸡蛋要是能攒下也好,我一道挑着去卖。”
“好好好,这日子是越来越好咯,”杨老婆子眉开眼笑的。
同样高兴的人家也不少,但说起做生意的,却没多少,一是没有本钱,二是这才允许开店,他们也怕抢了国营店的生意。
毕竟这些年大伙儿都习惯去国营店买东西了。
杨继西赶到镇上,先去供销社买了点糖,这才去陈家。
陈叔正在骂儿子。
“让你跟着我学医,你不愿意,现在你还不愿意让我给人看病!我是你老子,不是你儿子!”
他儿子无奈道,“您都多大年纪了?在家带孙子孙女不好吗?非要下乡看病,您记得您上个月差点摔断腿了没?”
“那不是没有摔断吗?再说了,”陈叔梗着脖子道,“我要是离开镇子了,那些乡民怎么看病啊?”
“这不是有卫生院吗?再说,你有两个徒弟,他们也在下乡替人看病,你不用担心的。”
“你以为人人都能上卫生院吗?好些老伙计都走不动了!”
“反正您必须跟我们去县里,不然我们不放心,再说孩子们一直跟着您长大的,您要是不去,他们吵着要见您怎么办?”
他儿子也不相让,声音比陈叔还要大。
杨继西尴尬地站在门口,进去也不是,不进去也不是,因为旁边看热闹的几个老头子已经冲里面的陈叔喊了一声了,“老陈,有人来咯。”
陈叔憋着一口气还没来得及怼回去呢,听到这话只能把气压下去,见杨继西提着东西过来,当下也是一愣,“继西啊,家里谁病了?”
杨继西尴尬一笑,把东西放下,和对自己打招呼的陈大哥点了点头,这才对陈叔道,“那个,陈叔我听说你们要搬走,所以想问问你们这房子出租不。”
不等陈叔说话,陈大哥立马道,“租啊!继西你租我就更放心了!”
“我”
“爹您先别说话,”陈大哥打住陈叔的话,“先听继西说说租房子干啥。”
“你怎么忽然租房子?”
陈叔狠狠瞪了儿子一眼后,转头问杨继西。
杨继西便把想做生意的事儿说了,陈家父子听完后有些惊讶。
“虽然政策允许了,可国营店也不少,这生意做起来还是有些难的。”
陈叔说。
“这肯定的,不过一步一步来嘛,我们也没有啥大抱负,开个小杂货铺,等孩子念书的时候送去镇小学,住在镇上也方便。”
杨继西笑道。
“说得对,为了下一代嘛,你这想法不错,是吧爹?”
陈大哥反问陈叔。
陈叔说不过他,“你就是想让我跟着去县城!”
“我能不想吗?您一个人住,万一出了点啥事儿,我们夫妻能好好过日子?”陈大哥苦口婆心道,“咱们去县里也照样能给人看病。”
“我是想给人看病吗?我是放不下那些老伙计,我给他们看了这么多年的病,他们啥情况,只有我清楚,”陈叔叹了一声,“我要是离开了,他们可咋办啊。”
“不是有您徒弟吗?他们跟着您跑了那么多年,肯定能行的,”陈大哥劝着,又对杨继西道,“继西啊,我们再商量商量,反正这房子要出租,那我肯定第一个考虑你的。”
“谢谢,”杨继西坐了一会儿后,便走了,他去供销社买了点小孩子玩儿的东西,回家给嫣嫣她们后,便和家人说了陈叔他们的打算。
“你们陈叔仁义啊,他就是惦记着山里的老人们,不然早就享福去了,”杨二爷爷说道。
“可不,”杨二奶奶也赞道,“你们知道村尾刘家老伯吧?他那老寒腿啊,一到下雨天就疼啊,这到了冬天,时不时就发出惨叫声,听得让人难受。”
“你们陈叔每次一下雨自己就赶过来了,冬天也跑好几趟呢,还有隔壁队一个脖子不舒服的,每个月你们陈叔都会去看他,还有三道沟那边”
这简直说都说不完。
越说二人就越佩服陈叔。
“其实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杨继西想起今儿去陈家时闻见的味道,“他身上有股药味,应该是贴在手肘位置了,瞧着右手都有些抬不起来。”
“而且我听陈大哥说,上个月他去下乡给人看病,差点出了事,这才想着把陈叔带去县里照看。”
孙桂芳闻言点头,“这也是对的,做儿女的,总想父母能安享晚年,要是出了啥事儿,那可太难过了。”
“但陈叔不是这么想的,他放不下那些病人,也担心自己的徒弟照看不好他们,”杨继西叹了口气,“大义啊。”
“是啊,”杨二爷爷连连点头。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杨继西笑道,“这场春雨来得好,地里正需要水呢。”
“是啊,今儿我放牛的时候,瞧见好些人挑着箩筐去镇上呢,”杨二爷爷说。
“正好不能干活儿,能挑东西去卖也是好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