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疆风光好,点亮沪上灯”的浪漫故事——题记。 </p>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个了不起的十万,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解放后,十万官兵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屯垦戍边,担负起建设祖国边疆的神圣使命。 </p>
另一个了不起的十万,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十万知青离开繁华热闹的黄浦江,奔赴遥远的新疆,用青春和热血建设祖国的边陲。 </p>
上海知青身上有一股贵气,和荒凉戈壁不同的贵气,在农场时候那些上海知青的孩子暗暗叫他们本地人小土块,听起来让人不爽。 </p>
可是十岁的宋向上心中服气,因为他父亲宋建国就是上海人,64年来新疆喀什地区支援建设的知青,后来娶了母亲迪丽扎尔.奎尼,在维吾尔族的村子红柳湾定居下来。 </p>
他是半个上海人,听父亲说过好多上海的事,大上海有外滩码头、叮咚作响的无轨电车、粮食满仓的米店,还有贴在小火车上的球赛广告、好莱坞女星的巨幅力士香皂广告、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和千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 </p>
而他们这里呢,只有荒凉的戈壁和一望无垠的荒漠,零星散布的村庄都是靠着塔里木河绵延数百公里的河道生存。 </p>
人们在这里开垦戈壁,种植农作物,战天斗地地生存。 </p>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只是生活不同而已。 </p>
宋向上知道不爽是因为比不过人家而羡慕,正因为自己没有才嫉妒人家。 </p>
土炕窸窸窣窣地响,宋向上睡醒,煤油灯亮起,父亲酒醉后鼾声如雷,弟弟睡得小脸红红的。 </p>
时间刚到凌晨四点,他看到母亲迪丽扎尔麻利地起床,打了个哈欠也忙跟着穿衣。 </p>
小心替弟弟掖好被子,母亲已经收拾妥当,宋向上跟着迪丽扎尔走出地窝子。 </p>
夜色如墨,残月高悬,喀什的夜冰凉如水,即便已经四月多,依旧在零下。 </p>
宋向上搓了搓手缓解冻凉的手,双手一撑跳上自行车后座,从母亲手里接过煤油灯,迪丽扎尔说了声向上坐好,便骑上车载着宋向上朝地里赶。 </p>
顶着寒风骑了二十分钟来到渠边,宋向上点亮煤油灯。 </p>
眼前的一幕令迪丽扎尔血压都上来了。 </p>
本该是她家灌溉的时间点,没想到渠水却被引到了邻居阿依罕的田地里。 </p>
在着这荒凉贫瘠的戈壁,最金贵的就是水,大家靠着塔里木河的水生存,这几年因为过度开采导致水源枯竭,很多家都遭了灾,于是政府规定农作物灌溉排水时间,严格限制用水量。 </p>
四月正是种植春小麦、白棉花的季节,迪丽扎尔卯着劲开荒,治碱土地,多种植好盖新房,不再住地窝子。 </p>
宋向上在家里没少听母亲和父亲念叨,畅想着美好未来,煤油灯摇曳的灯光下,宋向上都能看到母亲美丽眸眼里闪闪的幸福光芒。 </p>
而现在这个美好的梦想正被邻居阿依罕阿姨给打破,他家浇水时间被阿依罕给占了。 </p>
阿依罕阿姨从小就喜欢和母亲迪丽扎尔攀比,听母亲说,小时候比谁乖巧,上小学比谁三好,去地里捡棉籽比谁捡得多。 </p>
结婚迪丽扎尔找上海知青宋建国,阿依罕找了个盲流,是个文化人在学校当老师,只不过宋建国是农场知青,迪丽扎尔嫁给宋建国自动带一个编制,这就稳压阿依罕一头。 </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特高压独步全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