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书屋

第15章 招募(下)15

长安依旧是那个热闹的长安。然而,程岁安此刻心中却涌起一丝说不出的沉重感。看着眼前的众人。程岁安才理解何谓“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直到此刻,程岁安才明白,史书中“时维天下初定,民众生计凋敝”,短短数十字背后是烽火连天后的苍凉废墟,是妻离子散后的断壁残垣,是田园荒芜后的寒风孤行,是百姓疾苦后的泪痕满面,是战乱摧残后的民心惶惶。</p>

程岁安的目光落在一群刚刚从城外归来的流民身上。这些人或是拖家带口,或是独自一人,神色中透着深深的疲惫与无奈。有些人的目光甚至显得麻木不仁,仿佛已经对生活中的苦难失去了感知。当然,这并不是唐朝廷的过错。事实上,程岁安深知,若不是唐朝成功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那漫长的战乱岁月,情况或许会更加糟糕。经过了多年的烽火洗礼,四处的战事已经让百姓的生计陷入崩溃。可幸的是,唐朝建立后,迅速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旨在恢复秩序、促进农业生产,使民生逐渐复苏,已有不少地方开始从废墟中恢复过来,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得到了保障。只是,战争的创伤并不会轻易愈合,对于那些曾经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百姓来说,重建生活依然是他们面前难以跨越的难题。</p>

程岁安默默看着这群从长安城外接引而来的流民,心中已有盘算,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平原盛产小麦。如果春耕顺利,今年三月刚刚播下种子,最早要到八月才能有收成。在这段时间里,程岁安将承担起这些流民的生活保障,确保他们能够熬过眼前的艰难时刻,好在以他目前的粮食储备,维持这些流民一年的生活都绰绰有余。</p>

作为庄子的东主,程岁安原本应该与这些流民打招呼,不过他改变了主意。眼下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尽快得到食物和安顿。于是,他决定先暂时不去过多干涉,命令李忠实与崔秀梅先行安排流民们的住处,督促他们洗手洗脸,不要随意大小便,并将准备好的粥和干粮分发给他们,同时登记造册。</p>

二人领命,带着雇来的人开始分发粮食。流民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上前领取食物。他们的动作缓慢而拘谨,仿佛害怕多拿一点就会惹来祸端。程岁安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感到一阵酸楚。</p>

夜色渐深,庄子里渐渐恢复了平静。流民们在李忠实的带领下,陆续被安置到了提前安排好的住处,崔秀梅则带着名册来找程岁安。</p>

程岁安站在屋前,微风轻拂过他的衣袖,他低头思索片刻,抬眼望向正在忙碌的崔秀梅。她一边整理手中的名册,一边轻声说道:“东主,这次招募的流民一共有25户,其中5户木匠。”</p>

她说到这里,停了停,瞥了一眼程岁安,见他若有所思的模样,便继续解释道:“其中有一位老木匠是师傅,余下四户皆其门徒,听说其技艺精妙,堪称匠中一绝。“程岁安看了看名册,把老木匠的名字记在心里。</p>

第二日辰时,程岁安让李忠实再次把庄户集中起来,吃饱喝足休息了一整晚,庄户的脸色显然好了很多,眼神中又多了些神采。</p>

李忠实站在众人面前,先是沉稳地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待场下逐渐平静,他环视一周,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诸位,今日东主特意嘱托我等分派田地事宜。每户人家皆可获得百亩良田,具体方位,已经划定。自今日起,土地与屋舍皆暂租于尔等,且第一年东主慷慨赠予种子。”</p>

听到这,众人交头接耳,显然对这安排颇为意外。李忠实见状,笑了笑,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自今起,按家中丁口,每月可从东主处领取粮食,直到秋收之时。东主仁德,尔等可安心耕作,来年再作打算。第一年需交付东主收成中的两成,之后每年交一成即可。”</p>

话音落下,众人愣了一瞬,随即有人眼含泪光,满心感激,纷纷对着程岁安拱手称谢。李忠实宣读完毕,再次挥了挥手让场面平静下来,然后向程岁安拱了拱手,退到了程岁安身后,向众人示意东主有事要宣布。</p>

“我叫程岁安,是你们的东主”,程岁安望着众人缓缓开口。</p>

“庄子的规矩很简单”程岁安顿了顿。</p>

“一者,不准随地大小便,皆应使用庄子内设之茅厕,饭前便后需洗手。</p>

二者,不准向灞水中排放秽物,污水皆应引至指定之处。</p>

三者,不准偷窃他人之物,务必诚实守信,不得侵犯他人财物。</p>

四者,不准打架斗殴,伤害他人,若有争执,宜以和为贵,必求和解,若争端不可调解,则可报李管事。 五者,不准以谣言中伤他人,言行须诚,勿造虚言,损人不利己。</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人那庄那大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