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样的差事还有很多,比如:安抚使,宣抚使,转运使,观察使等等。 童贯的这个经略使是个苦差,因为他经略的是西北苦寒之地,打了胜仗劳苦功高,回来后官家肯定会给他升官!</p>
因此赵挺之才会有此一问。</p>
童贯一摊手说道:</p>
“西北那边讲和了,战就没得打了,某家还得回官家身边当差去!”</p>
赵挺之微微一笑,</p>
“官家身边的差事,有大差事,也有小差事,不知童经略想要大差事呢?还是小差事?”</p>
童贯倒也干脆,</p>
“那还用说,某家当然要大差事!”</p>
赵挺之呵呵一笑,</p>
“那,老夫就帮你揽一个大差事如何?”</p>
童贯顿时来了兴趣,这宫禁之中还有什么差事是他不知道的,怎么还要赵挺之出面来帮他揽?</p>
“说说,某家洗耳恭听!”</p>
赵挺之也不墨迹了,和盘托出,</p>
“你看…勾当皇城司公事这个差事如何?”</p>
勾当皇城司公事,这可是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实职!</p>
皇城司,就是大宋朝的特务情报机关,负有暗中监察大宋各级官员私隐的重大职责!</p>
皇城司和后来大明朝的锦衣卫,都是同一类机构组织!</p>
在大宋朝以官寄禄的官职体系下,大宋官员的头衔分好几种,大体上主要有品禄官,职事官,差遣官这么三种。</p>
品禄官最逍遥,因为这个官位只有官衔没有职能更没有实权,</p>
比如蔡京被贬后的开封府仪同三司,就是个品禄官,拿着官家俸禄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干,逍遥自在快活!</p>
职事官则是大宋官僚体系的主体,是正规的职能部门官员,手中有与官职相对称的实权,</p>
这些职事官,负责承担起了整个大宋朝政正常的运转,</p>
职事官的任期一般三至五年,经户部考核后或升迁或调任再观察!</p>
比如东平府知府曾孝序,通判黄懋德,提学官叶梦得他们这些人,就是正儿八经的职事官!</p>
至于差遣官则是临时的,任期几个月的有,长达几年的也有…</p>
比如哪里出了水灾旱灾,朝廷派个安抚使过去;哪里出了匪患,朝廷派个宣抚使过去;哪里边境爆发了战争,朝廷就派个经略使过去;针对实际情况逐一不等。</p>
差遣官临时归临时,手中权力却是大的惊人,往往可以调动路一级的资源来供他使用。</p>
不得不提的是差遣官的人员任命非常灵活,</p>
大宋官家任命差遣官的时候,往往喜欢从官职卑微的小官中挑选人出来担任这一职务。</p>
这就出现了小官一朝得势后,把一群大官耍的团团转的局面,</p>
而在小官卸去差遣官的职务后,又不得不面临来自各方面打击报复的情况。</p>
这其中就难免有大宋官家故意膈应人的恶趣味在其中了。</p>
这就是大宋官家制衡下面官员的智慧,</p>
把这种智慧玩得最溜的自然是宋太祖,只可惜从仁宗朝开始后面的几个大宋官家,就有点玩不转了。</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