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韪良从兜里掏出了一小串钱:“这是100文,60文钱是路费,剩下的留着当小费。” </p>
两个车夫千恩万谢,他们很喜欢拉洋人,因为他们经常给小费。30文钱本来也算是个大活,加上小费,两人一下子就跑出了一天的份子钱,之后再跑就都是净赚了。 </p>
丁韪良根本不缺钱,再说他在美国时给小费就很平常,所以并不当回事,两个车夫还没唱完谢词时,就喊着李谕进了邮局。 </p>
此处可以说是大清邮局总部,里面蛮宽敞,长长的柜台上四五个个伙计正在整理信件。他们身后有几个很大的橱子,上面有许许多多小点的橱子,门上贴着诸如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名的标签。 </p>
邮局里的一个邮差认识丁韪良,走过来招呼道:“丁总教习,又来寄信吗?” </p>
丁韪良把那一摞稿纸放在了柜台上:“是的,崔先生,我要寄一封挂号信到上海。” </p>
李谕已经很久没有听过“挂号信”这个词了,毕竟他所在的时代快递业太发达了。 </p>
如果哪天真的收到挂号信肯定会挺害怕,因为基本没什么好事:现在还用挂号信的,不是法院传票就是律师函警告,或者是从监狱高墙里寄出。 </p>
崔邮差熟练地把稿纸称了称重,然后说:“丁总教习您看,一两二钱重,需要贴张10分的邮票。” </p>
丁韪良则直接拿出来了10个银元放在桌上。 </p>
崔邮差立刻说:“丁总教习,10分的邮票就够了。” </p>
丁韪良说:“我当然知道,但这封信到了上海,还需要再转由大英书信局寄往伦敦。” </p>
现在的大清邮局还没有加入万国邮联,只做国内业务。如果往国外寄信,就需要这些国外的邮局,也就是“客邮”转寄。 </p>
英国早在1861年就在上海的苏州河边修了邮政大楼,即英国邮政局,或称大英书信局。信件既然是寄往伦敦,由他们寄肯定会少一些中转。 </p>
10个银元的资费很高,折合7两银子。作为对比,现如今从上海往英国寄信差不多五六块钱,当然,如果邮寄稍微大点的包裹那就挺贵了。 </p>
李谕此刻身上的钱连寄个跨国邮件都差了一大截!好在是丁韪良出钱。 </p>
崔邮差按照规定,翻了翻文稿,确定没什么其他物品后,就包进了邮封中,然后贴上了一枚黄色的小邮票,上面写着“当作洋银壹角”,下方还有英文写着的“10cents”。 </p>
大清邮局是赫德主持成立,很多东西都是学的英国,就连资费都按照洋钱来定。 </p>
——反正清廷主权丢的够多了,也不再差这么点小细节。 </p>
李谕倒是有点相中这套邮票,准备找机会一定买几套回去,因为这是他手里那点可怜银子所能买到的最有可能大升值的东西。 </p>
别看一张面值只有几分,这套邮票可是1897年限量发行的慈禧六十寿辰小字改值邮票,有1分、2分、4分、5分、8分、10分、30分等几种面值。 </p>
限量哦! </p>
如果能集齐一套,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能拍出几十甚至上百万的价格。几百万倍的升值空间还是很可观了!</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