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书屋

第41章 刘敬安邦 南越臣服

刘邦对贯高之义非常感动,他对跟着张敖一起押来长安的众多赵国大臣进行了一番考察。 刘邦发现这些人的见解、眼光、能力等等,丝毫不比自己朝堂上坐着的那些人差,甚至还超过那些人。 刘邦既惊讶又高兴,他把这些人全部委任为汉帝国各地的地方官,后来的史实证明刘邦没有选错人,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他们对汉帝国的稳定发展贡献卓着。 匈奴人继续在北方边境制造危机,刘邦能做的就是加强边防,其他的无能为力,他绝对不敢再去进攻匈奴了。 刘邦去问刘敬,有没有更好一点的办法,刘敬现在是匈奴事务的首席顾问。 刘敬说有,就怕陛下你不同意。刘邦说有什么不同意的,说来听就是了。 刘敬回答说,陛下只要把长公主嫁给冒顿就可以了。大汉帝国长公主,地位崇高,冒顿肯定会册封为阏氏(正室夫人),这样一来,长公主生的儿子肯定会被立为太子,就是将来的单于。冒顿活着的时候,是你的女婿;死了之后,新的单于是你的外孙,外孙不可能来打外公吧。 刘敬最后提醒刘邦,不要随便找个人冒充,而是要货真价实的长公主,要不然被冒顿知道了,只会徒增误会。 刘敬的话,更多是一厢情愿,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他提出了一个当时来讲几乎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边境危机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也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成为了缓解大汉帝国与匈奴危机的主要方案。 刘邦同意,这次真的可以称得上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了。 汉帝国的长公主就是吕后生的鲁元公主了,也是张敖的夫人。但是吕后极力反对,哪个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遥远寒冷的北方异族去。 刘邦又和吕后吵架,吕后这么坚强的人也哭了,不停地哭,“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你真舍得嫁到匈奴去吗?” 刘邦最后也没有办法,只好在他们刘家宗室里选了一个女子,说她就是长公主,然后搭上大量的嫁妆,嫁到匈奴去了,送亲的人还是刘敬。 刘敬只能祷告冒顿不要认出这个假的长公主来。幸运的是,刘敬这次对外国事访问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 这就是中国史上着名的和亲外交第一次上演。 和亲外交并非是刘敬首创,向前推几百年,一直大量存在,比如所谓的“秦晋之好”,就是典型的和亲外交,但是仅限于诸侯间的和亲,对北方的草原民族,无论是之前的秦国、赵国,还是之前的周王朝,都是采取军事对抗的强硬外交政策,从这个角度狭义地讲,刘敬也不失为和亲外交政策的创立者。 这一政策在大汉帝国,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尽管和亲外交经常和“丧权辱国”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但是不可否认,它避免了无数场战争,这是值得肯定,甚至值得歌颂的。 刘敬的这一政策在当时得到广泛的支持,没有人说他丧权辱国。 不仅仅是因为皇帝认同他,更多是因为当时流行的反思秦帝国灭亡原因的思潮,其中就包括一点,赢政对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南越采取军事进攻政策,导致国内民众负担严重增加,进而演变为军事暴动,摧毁秦帝国。 说到反思秦亡,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就是前文曾出现过的陆贾,他马上又要出场了。 回长安后,刘敬告诉刘邦,匈奴的几个王国(部落),离关中太近了,骑快马一天一夜就能到,严重威胁到长安都城的安全,所以应该充实关中的防御力量。 刘敬不仅仅提出问题,也提供了解决之道,刘敬的方案是,把分散在各地的六国后裔都迁到关中来,比如齐国的田氏,楚国的屈、景、昭氏等等等等。 这些人,闲时可以开垦土地发展经济,如果北方匈奴入侵,可以快速组成军队抵抗。并且,这些宗派势力都有非常深的渊源,在各地的影响极其大,现在都迁到关中来,这些势力就没了根基,想闹事也闹不起来了。刘敬称之为“强本弱末”之策。 刘邦马上批准,立即实施,先后从各地迁到关中的有十多万人。 现在看来,用天纵英才来形容刘敬绝对不过分,他的这一强本弱末之策,一举三得,发展经济、加强国防、促进国内局势稳定,而其成本不过是搬搬家。 迁都长安、和亲匈奴、关中迁徙,刘敬的这三件事无论哪一件都足以证明其远见卓识,可惜知道刘敬这个人的少之又少。 说刘敬和“汉初三杰”比肩恐怕会有人有意见,但是,刘敬至少应该和陈平齐名,太史公说刘敬“建万世之安”,绝非虚言。 北方的危机暂时得以解决,南越国(广西广东海南)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南越国的建国过程前文详细描述过,现在刘邦册封南越国王赵佗为汉帝国的南越王。他无力去军事进攻南越国,他也不想用武力,因为要打南越,太费钱费力费时了,还不一定拿得下来。 刘邦派去的使臣的就是陆贾。 陆贾跟赵佗的谈判可以说非常顺利,因为一者赵佗对进军中原没有兴趣;二者汉帝国政府提出的条件很低,只要承认南越属于汉帝国就好了,其他的政治军事经济金融外交等等全部独立;三者赵佗本来就是正宗的北方人,故赵国人,看他的姓就知道了;四者赵佗对陆贾这个人很欣赏。 赵佗接受封印,宣布南越国归属汉帝国,用现在的话讲,南越是汉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家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中原南越,血脉相连……南越重回祖国怀抱,掀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赵佗将先前被他关闭的五岭边境,重新开放,与中原互通有无。 陆贾回长安后,立即得到晋升。 陆贾这个人眼光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不过他也免不了读书人都有的毛病,又不像叔孙通那样容易变通,比如刘邦跟他谈话的时候,陆贾经常涉及到《诗》,《书》等等典籍,刘邦哪里懂这个。 说一次忍了,说二次忍了,再说再说,时间长了刘邦就烦了,开口就骂陆贾,“你老子我是马上得的天下,诗书是什么东西!”(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贾马上回话:“马上得天下,马上能治天下吗?” 陆贾这一句顶撞的话倒是让刘邦觉得很惭愧,而且更进一步,命令陆贾去写一部书,主题就是为何秦亡,为何汉兴,得失成败的大话题。 陆贾前后一共写了十二篇,每上奏一篇,刘邦就不停地称赞,非常认同陆贾的观点,刘邦在上面说好,底下群臣就下拜高呼万岁。 刘邦将此书命名为《新语》,后世称之为《陆贾新语》,现在还能读到。共十二篇,分别为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辨惑、慎微、资质、至德、怀虑、本行、明诫、思务,每篇都不长,可以拿来读一读。 帝国的南北危机暂时得到缓解,但是在高大的未央宫墙内,另一场危机正在酝酿,说大不大,说小绝对不小。 赵王张敖被废,刘邦把赵王这个封号给了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这是刘邦让步之后的无奈选择,因为他本来想把刘如意立为太子的。 刘邦觉得现任的太子,也就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太柔弱了,跟他一点不像,倒是觉得刘如意很像他。不知道刘如意连10岁都不到的一个小屁孩哪里像他,也许……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谁知道。 估计戚夫人的影响有很大的成分。戚夫人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包括这几年的几次御驾亲征,吕后是负责留守长安的。戚夫人免不了向刘邦吹枕头风,刘邦这样的情种难免会冲动,于是找了个机会对大家说,我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如意。 此言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西汉爆浆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