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军民一路风尘进入了汉中,刘邦的封地在汉中,都城设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 刘邦为何把都城设在南郑呢? 因为南郑处于关中和巴蜀之间,从这里可以向关中地区发动进攻, 也可以利用南郑的地理优势进行防御,巴蜀险要之地易守难攻。 刘邦当上了王爷,从沛县一个小混混,跨越阶层当上了汉王, 这为他以后创建汉朝打下了基础。 当一个国的王,其实和唱戏搭台差不多,唱戏有文武生,国家有文武臣,刘邦要组织自己的班底。 总体来说,刘邦倚重从沛县跟来的人马,文有萧何任丞相。 曹参为副,曹参也是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 曹参,字敬伯,沛县人。 武将有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人。 刘邦深知手中有粮心不慌的道理,进入汉中后,马上实施了“广积粮,缓称霸”的计策,派人安抚人心,组织生产。 汉中多丘陵山脉,刘邦就采取“老虎吃蚂蚱”的办法,让军民一起开发出许多边角地, 基本做到了“千里无闲田”的标准。 这边刘邦忙着抓农业促生产、丰盈国库,积极整训军队,积蓄力量。 那边项羽也没闲着,项羽在干嘛呢?项羽在忙着打压对他不满的诸侯。 原来项羽在大封诸侯的时候存有私心,凡是跟随他进入关中的诸侯都分到了一块好地。 凭心来说,封功臣这事确实难办,凡是涉及到个人利益,人们都会争得头破血流。 何况项羽还有偏心,这就留下了纷争。 凡是项羽看着不顺眼,平时又不给项羽烧香的诸侯,项羽让他们挪挪窝,剥夺其原有的丰腴之地,让他们去贫瘠之地。 比如刘邦是邯追击时,曾让田荣带兵相救,结果田荣没有出兵,致使项梁遇害。 项羽就把这仇恨记在了田荣头上。 项羽要报复田荣,为给田荣难堪,他把齐国一分为三。 项羽的目的就是削弱齐国,你田荣觉得齐国强大不听话,我先把齐国分割成三个小国家。 齐王田市是田荣拥立的(田市是田儋的儿子),项羽就把田市改封到胶东,号胶东王,都即墨。 余下的齐国地盘,由齐国大将田都继任为齐王。 田都封王是因为他带兵跟随项羽进入了关中,田都分了一大块原来的齐国土地。 田安带兵曾连克济北多座城池,又投降了项羽,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都博阳。 论对齐国的功劳,田荣最大,结果项羽给田荣难堪,别人都封王,就是不封田荣为王。 搁谁谁也不干。 田荣大怒,扣下田市不放,不许田都接收齐地,这样一来田荣和田都就打在了一起, 结果田荣打败了田都,田市趁乱逃脱,逃到了彭城。 这倒成全了田荣。 “项羽你不封我为王,老子自封为王。” 公元前206年秋,田荣宣布独立,自封为齐王。 这时田荣得知彭越发展起了一支队伍。 彭越这个人前面提过,他曾帮助刘邦攻打昌邑。 一晃两年过去了,彭越逐渐发展壮大,田荣相中了彭越这支队伍, 于是派人给彭越送去了将军印,自此彭越就归顺了齐王田荣。 田荣是项羽封侯后,邯…… 可以说夏侯婴是刘邦的忠实手下, 进汉中后,夏侯婴被刘邦封为列侯,号昭平侯,又担任太仆(负责皇家马厩,养马和训练马匹)~~~ 说回韩信,韩信是最后一个被砍头的,当行刑刽子手举起屠刀砍韩信脑袋时,韩信大喊道: “汉王正是创业需要人才的时候,难道就这样杀了一位英雄吗?” 夏侯婴一看韩信长得威武身材,隐隐有种王者之气,心想前面砍了12人,唯独这个人喊冤, 莫非这是天意刀下留人? 夏侯婴就蹲下身和韩信聊了起来,他发现韩信胸怀大略,兵书战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人才啊人才! 于是就请示刘邦刀下留人,刘邦觉得多杀一个或少杀一个无所谓, 再说一个炊事班长能造什么反呢?放了他吧,这样韩信就逃过了一劫。 韩信继续当他的炊事班长。 夏侯婴觉得韩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把韩信推荐给了丞相萧何。 这不还没等萧何说服刘邦重用韩信,韩信觉得自己没有前途。 在一个月明之夜,他背上铺盖卷,没通知萧何一声,悄悄地走了。 “我是一粒蒲公英,悄悄地来,悄悄地去,天地之大却没有我存身之所,拜拜了,我不带走一片云彩!” 韩信悲从心来,不由唱了出来。 话说萧何去找韩信谈心,却发现韩信不见了,床上没有他的铺盖卷,心中一下子就明白了。 “信,你咋这么傻呢?我还没来得及向汉王推荐,你咋不辞而别呢!?” 萧何牵过一匹快马,飞身而上,打马去追韩信。 说这话的时候,韩信已经走出了百里路,萧何在月下跃马而追。 对于萧何来说,韩信就是他眼中的宝。 有句话叫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萧何认定韩信有西周丞相姜子牙之才,错失韩信等于错失了一个朝代。 萧何心急如焚,“啪啪”不断用马鞭抽打马屁股。 “马儿你快些跑,追上韩信给你加料吃!” 萧何自言自语道。 眼瞅着前面影影绰绰有一个人在行走,萧何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谢天谢地,终于追上了韩信~~~ …… 刘邦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精彩的故事,催促萧何继续往下讲。 萧何道,我还讲什么呢?这不把韩信追回来了。 “汉王,能不能重用韩信,拜韩信为将?”假如汉王不能重用韩信,那么韩信还是留不住,他一定还会走。 刘邦连忙道,“丞相认为韩信有才能,那就是有才能,我听丞相的安排。” 我就纳闷了,丞相为何对韩信的过往了如指掌呢? 萧何微微一笑道:“汉王别忘了,在阿房宫里我抢救了许多秦国书籍和各地方志,里面就有韩信祖上的资料。” 刘邦佩服地点点头。 “丞相受累了,你为国家追回了栋梁之材,来,以茶代酒敬丞相一杯。” 君臣二人相谈甚欢。 “丞相,明天你让韩信到我这里报到吧。” 刘邦说道。 “等等,汉王你说啥?让韩信登门拜访?不可!牛人脾气大,韩信一生气甩手不干了咋整?” 萧何没想到刘邦这么没诚意。 “丞相的意思是让我去请韩信?”刘邦问。 “汉王,欲成大事,就得拿出点诚意来,不然怎能感动韩信为你披荆斩棘呢?” 萧何劝刘邦礼贤下士。 “好好好,我的丞相,我不但去请,我还要去拜,行了吧。” 萧何笑称:“对,一定要拜,还要筑坛拜!” 公元前206年,刘邦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沐浴更衣,清水洁面, 搭高台为道坛,手捧帅印,气宇昂昂地走上了高台。 当时军中将士们都听说刘邦要拜帅,像老将周勃、灌婴、樊哙等人,觉得元帅非自己莫属, 一个个穿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等着刘邦任命为元帅。 谁知一宣布名单,走上来接过帅印的是名不见经传的韩信, 众人不服,但是也没有当场发飙。 这样说吧,刘邦任命元帅的仪式搞得很隆重,给足了韩信面子。 当时刘邦当着三军将士们说:“以后韩信就是元帅,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他说什么,大家要听,否则军法从事!” 众人同声“遵命”。 仪式结束,大家散去,刘邦喊住韩信,问:“韩元帅,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带领将士们杀回关中?” 这个问题问的好,萧何说韩信能力大,但是刘邦没有见识过,只是听萧何说如何如何。 刘邦虽然拜了韩信为元帅,但是心里还是没底,想摸摸韩信有几斤几两? “汉王,你说你和项羽谁的能力大,还有谁的军队实力强?” 韩信反问道。 “我不如项羽能力大,也不如项羽军队士兵多,如果凭我能力,一时半会儿杀不回关中。” 刘邦实话实说,我就是不如项羽。 “汉王,你不用妄自菲薄,把自己看的那么低,你的软实力已经超过了项羽。” 这不是韩信恭维刘邦,是韩信发自肺腑的 评价。 接下来韩信为刘邦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劣势。 韩信说项羽在关中坏了名声,而汉王约法三章,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汉王取得了民心,项羽失了民心,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汉王,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 另外项羽想让“三秦将领”遏制汉王东出,关中百姓却恨透了这三位将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 这三人为了苟活,任凭项羽坑杀了20万关中士兵。这三位将领,被关中百姓恨之入骨。 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不义之师岂能胜乎? 刘邦拍手称快,佩服韩信看问题之深透。 刘邦这回服了,然后说:“将军择日带兵,西征可否?” 韩信摇头道:“汉王,东征不急于一时,我要训练好军队,让他们听我指挥,在时机成熟时,一举拿下关中!” “好,但凭元帅指挥。” 刘邦下放了军权。 韩信接下来要训练士兵,他要把汉军整训成一支听指挥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朝兴衰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