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恍若置身幻梦之境,三日穿梭大明,周遭光景依旧令他难以释怀。 昔日明孝陵一游,朱元璋陵前笑语轻扬,岂料一语成谶,竟将他卷入这时空漩涡,沦为劳力。 初时,他以梦为马,任宫女太监侍奉左右,仍酣眠不醒,冀望醒来一切如旧。 然再睁眼时,那太监依旧守候,眸中满溢关怀,梦醒时分,方知非梦。 饥饿如潮,汹涌而至,其感真切,方确信此非虚幻。 他,竟成了大明崇祯帝,时值崇祯七年二月,公历纪年,乃是一六三四之秋。 身为皇帝,荣耀加身,李明心中却无丝毫欢愉。 后世南京学府历史系硕士之识,让他对这段历史了然于胸。 明末风云,崇祯之时,外患内忧交织如麻: 建州女真铁骑频侵,农民起义烽火连天,加之瘟疫肆虐、旱魃为虐,更逢小冰河世纪严寒,大明帝国犹如一叶扁舟,千疮百孔,于覆灭深渊边缘,摇摇欲坠,狂舞于风暴之眼,命运多舛,令人扼腕。 李明沉浸于网络小说的世界,对穿越者的古代逍遥生活心生艳羡,却未曾料想,自己竟成了那梦中之人,亲历其境。 此地,科技之光黯淡,无手机之便捷,无电脑之浩瀚,更无网络交织的繁华,夜幕降临,唯余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片幽暗深邃。 他心中不禁暗自揣度,那些书中英雄,何以能瞬间跨越时空鸿沟,游刃有余? 反观自己,三日时光恍若隔世,依旧沉浸在梦幻泡影之中。 幸而,他对明史情有独钟,大明十六帝之风云变幻,他皆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这些帝王,性情各异,嗜好独特,有痴迷蛐蛐之趣,有醉心炼丹之术,亦有沉湎女色之乐,乃至匠心独运之木匠,却无一例外地坚守着不屈的脊梁,从未有降服之念。 即便国难当头,皇权蒙尘,鞑虏压境,京城危在旦夕,老朱家依旧铁骨铮铮,誓不低头。 三百载大明,始终秉持着“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的傲骨,天子亲守国门,君王誓死社稷,其志之坚,可见一斑。 及至1644年,大明风雨飘摇,崇祯帝面对绝境,不愿屈辱求生,毅然决然,自缢于煤山之上,其悲壮之举,犹如星辰陨落,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李明身在此境,更觉这段历史之沉重,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那是一段足以令人扼腕叹息的史章,李明每及念及,心便如铅坠,难以释怀。 试想,泱泱大国,亿万子民,竟不敌区区数十万众的部落,此等奇耻大辱,无异于贻笑千古之谈! 崇祯帝其人,历史天平上摇摆的谜影,黑者斥其刚愎孤行,寡情薄恩;白者颂其鞠躬尽瘁,勤勉不懈。 自十七岁肩扛社稷,他便矢志中兴大明,鸡鸣而起,犬吠方息,身着补衲龙袍,十七载春秋,勤勉之名,实至名归。 然而,崇祯之治,亦成双面镜,既未得民心之固,亦失官僚之信,此等困境,连其兄天启亦未能及。 究其根源,皆因父子传承仓促,帝王之道未得深谙。 天启尚有魏忠贤为盾,制衡文臣;崇祯则不然,制衡之术乏善可陈,终致东林党权倾朝野,局势失控。 言及崇祯性格多疑,实则有待商榷。李明慧眼独具,认为此论或有偏颇。 初时之崇祯,非但不是多疑之君,反显果敢决断之姿。 只是世事弄人,权谋诡谲,方令其心防渐筑,终至孤家寡人。 袁都督壮志凌云,誓五年荡平辽东,崇祯少帝,赤子之心,倾囊相授,权柄、金银、粮饷,无一不慷慨解囊。 即便袁公因私情斩总兵毛文龙,龙旗之下重臣陨落,崇祯仍深信其志在千秋,忍辱负重,为大局舍小我,此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极致。 朝廷每遣将出征,崇祯必亲临安定门,执手相送,恩泽广布,初期之信,重逾千斤。然世事如棋,局局新,换回的却是边疆烽火连天,流寇四起,朝中文武,或贪或怯,权贵文臣,勾结成网,欺上瞒下,忠奸难辨,谁还敢轻信庙堂之臣? 直至李闯王雄兵二十万,铁蹄踏破紫禁城,景阳钟鸣,百官遁影,煤山之巅,一帝孤影,自缢以终,此为其不屈之傲骨,亦是末路之哀歌。 其遗诏龙袍,字字泣血: “朕崩,无颜以对列祖列宗,故去冠冕,发掩其面。贼寇纵裂朕身,勿伤吾民一发!” 此言一出,天地为之动容,尽显其仁君之心,虽死犹荣。 十七载风雨飘摇,绘就大明末路悲歌,崇祯帝以绳结终章,其悲壮自缢,不仅铸就个人哀史,更触动后世万千心弦。 若以李明之眼观之,此帝生涯,可凝练为八字真言: “勤勉治国,力有不逮”,宛如错过满天星辰,未能挽狂澜于既倒。 近日,他以微恙为由,深居乾清,避世朝堂,面对无法逆转的过往,唯有在现状中寻觅平衡。 明朝末年,朝堂暗流涌动,连九五之尊亦难独善其身,更有两位青春天子,竟溺水而逝,疑云密布,非偶然可解,背后必有蹊跷,智者皆心知肚明。 李明初来乍到,自保为上策。 时值崇祯七年,距国破尚余十载春秋,依历史脉络,理应安然度日。 然,今之崇祯,已非往昔,其降临本身即为时代巨澜,身为帝王,岂能置身事外,坐视江山沉沦? 故李明心念所系,首要在于如何在乱局中保身立命,同时,亦暗自思量,如何以异客之身,悄然改写这既定的悲剧篇章。 跨越时空之旅,非易行之道,岂能辱没穿越者之名? 大明江山,遗憾重重,既承天命而来,誓要力挽狂澜,改写往昔。 肩扛道义,心系苍生,继往圣之遗志,开万世之太平,此等伟业,非轻描淡写可成。 需有拨云见日之力,更需有未雨绸缪之智,誓将建州女真之祸患,扼杀于萌芽之中,以防历史重演,屈辱再临。 然,欲清朝堂之浊流,破勋贵贪腐之网,必触众怒,成众矢之的。 前车之鉴,两位先驱不明不白消逝于波涛,警钟长鸣。 故,他暗下决心,广结良缘,筑造坚不可摧之基石,以避暗箭难防。 历史长河,淘尽英雄,他细研过往,寻觅忠肝义胆之士,昼夜思量,终得一份名单,犹如珍宝在握。 此名单,非仅个人安危所系,实乃大明亿兆生民之希望,更承载着未来四百年荣辱兴衰之重担。 每一笔,皆是深思熟虑;每一划,皆是壮志凌云。 如此,他誓以微薄之力,撬动历史巨轮,让大明之舟,驶向光明彼岸,留下一段段不朽传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朕,崇祯挽救大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