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拨回到一个月前,永历八年五月二十日。
满清平西王吴三桂,收到关于永历朝廷的密报——孙可望和李定国发生内讧,正带兵攻打贵阳。
吴三桂曾经是守卫大明边疆的重将,如今却成了满清的亲王。他的内心,是否也曾有过挣扎与矛盾?是否也曾在深夜惊醒?
吴三桂默默地看着手中的密报,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曾经在大明疆场上浴血奋战的日子,那时的他忠心耿耿,为了保卫国家不惜一切代价。
如今,他却站在了敌人的一边,成为了自己曾经誓言要对抗的人。
突然,一阵寒风袭来,三桂不禁打了个寒颤。他坐起身来,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百感交集。
古往今来,那些为了权势而背叛故国的人,他们的故事,又有多少能以圆满收场?
吴三桂将这些想法甩出脑子,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一个彻底铲除永历朝廷,统一西南的天赐良机。
他没有迟疑,立刻亲自前往广西桂林,同靖南王耿继茂和平南王尚可喜召开军事会议,共同商议进兵之策。
在桂林的议事厅中,清廷广西提督线国安的声音如同春雷般炸响:“诸位,末将以为,咱们得趁明朝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兵分两路,直捣黄龙,把那永历小朝廷一锅端了,活捉朱由榔!”
靖南王耿继茂接着发言,他的声音平静而有节奏:“本王觉得,咱们不必急于一时,等孙、李二人斗得你死我活,咱们再出手,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这才叫高明!”
平南王尚可喜听了,连连点头:“本王也这么认为,这样咱们既能坐享其成,又能少些伤亡,真是一箭双雕!”
看到两位王爷如此表态,吴三桂心中明白,两人对于李定国还有深深的畏惧。
在了解各位将领的想法后,吴三桂心中已有定计,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既然诸位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这么定了。各营回去后,抓紧准备军械粮草,咱们以逸待劳,时机一到,立刻兵分两路,一举拿下朱由榔,不得有误!”
“谨遵平西王令!”诸将齐声高喊,声音震天动地,随即各自散去,准备行动。
而此时,孙可望正忙于集中兵力,对李定国用兵,对于清军可能的进攻,他似乎视而不见,贵州的门户就这样大开。
吴三桂见此良机,便派出一小股精锐部队,悄无声息地向贵阳方向逼近。
六月初的风,带着夏日的温热和湿润,轻轻拂过贵州的大地,催生出一片片葳蕤的草木。吴三桂的精锐部队,如同夜色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绕过湖南至贵州的重重关隘,终于抵达了贵阳城下。他们的行踪隐秘,如同幽灵一般,只有偶尔的马蹄声和夜风的低语,打破了这片宁静。
贵阳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此刻正被孙可望的军队团团围住。城内城外,火光冲天,战鼓雷动,喊杀声此起彼伏,仿佛连天空都被这股杀气所震撼。明朝的内讧,正如密报所言,已经演变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他们将这个消息火速报给在湖南焦急等待的吴三桂。
夜色如墨,星辰点点,吴三桂站在窗前,望着深邃的夜空,心中却如同这夜空一般,充满了未知和变数。他知道,这场战役不仅是对永历朝廷的挑战,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忠诚与背叛的考验。他曾是大明的边关重将,如今却要亲手结束大明的残梦,这种复杂的情感,如同夜色中的迷雾,让他的心难以平静。
然而,吴三桂很快便收敛了心神,他知道,作为一位将领,尤其是作为一位满清的亲王,他必须抛开个人情感,以大局为重。
他立即上疏顺治帝,请求发起对西南地区永历政权的全面进攻。奏疏曰:“孙、李治兵相攻,今可望大军围攻贵阳,变化之际,人心未定,大兵宜速进贵州。此正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也。”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出自《战国策·西周策》,它讲述了鹬与蚌相互争斗,最终双双被渔人捕获的故事。吴三桂借此故事,向清廷暗示永历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混乱不堪,现在正是清廷出手的绝佳时机!
遥想当年,李定国挥师南下两广,清军如惊弓之鸟,闻风丧胆。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耿继茂等将领,也只得据地自守,不敢贸然出击。哪怕后来在广东两次击溃李定国,也只是将其逐出境外,便匆匆鸣金收兵。甚至顺治皇帝都曾一度生起过划地而治的念头。
满清君臣收到吴三桂奏报后,仍旧犹豫不决。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确实是被李定国打怕了,这位明朝的战神,用兵如神,屡次击败清军,令八旗子弟闻风丧胆。
连续损失两位亲王,这在大清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耻辱。亲王们本是皇权的象征,是大清的中流砥柱,却在李定国的铁蹄下,化为尘土。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对满清威严的极大挑战。
顺治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忧愁。
吴三桂的奏报,如同一块巨石,在满清君臣心中激起巨大波澜。他提出的策略,虽然冒险,却也不失为一个机会。但顺治帝和大臣们都知道,这背后隐藏的风险同样巨大。
与此同时,满清五省经略洪承畴的奏章也来到燕京。
洪承畴是明朝末年的杰出将领,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崇祯年间因潼关南原大败李自成而声名显赫。后在松山之战被清军俘虏,一开始拒不投降,最终在皇太极及范文程的劝诱下,以及清帝爱妃的柔情攻势中,动摇而降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洪承畴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等职,负责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军务,拥有广泛的军事和行政权力,其决策只需事后上报朝廷。整个清朝也只有洪承畴获得此权力。
洪承畴在奏章中表示,他赞同吴三桂的提议,并认为这是消灭永历政权的绝佳时机。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孙可望与李定国的内斗使得南明的实力大为削弱,如果清军能够趁机进军,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顺治帝拿着两份奏章,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这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关系到大清的未来。他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意见。
领侍卫内大臣、二等公鳌拜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吴三桂和洪承畴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他们的判断想必不会有错。此时出兵,或许真能一战定乾坤。”
兵部尚书刘余佑则担忧地说:“可是李定国的实力不容小觑,之前的战败犹在眼前,我们不能轻视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途霸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