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他很正派:曾经有一次,有一位元氏皇族的谯郡王元孝友,在都城的官署门口和人嬉戏打闹,动静很大,已经到了有碍观瞻的地步,旁边也陆陆续续有很多官员进进出出,也都看到了这一幕,但碍于他的地位,没有一个人敢上去劝阻。
这时小姑父也路过了,他看不过去,便直接上前对元孝友说到:
“谯郡王,这里是官署门口,您怎么能这么不庄重呢?”
不知什么原因,我一直感觉我们这个政权的工作氛围不是很严肃,嬉笑打闹是常有的事,所以这个元孝友根本不把小姑父的话当回事儿,还随口回应到:
“呦,听说库狄大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竟然也知道该怎么办公呢?哈哈哈哈哈!”
小姑父此时已经是官高位重,这话对他算得上是极大的侮辱,但他并没有因此生气失态,而是正色道:
“王爷您是帝室贵胄,自然识文断字,而我库狄干确实只认得大字一个,还经常写错。但就是我这样的人,也知道这官署是正经办公的地方,是不能这样嬉笑胡闹的!”
小姑父这话虽然很直白,但却是义正辞严,元孝友听了,先是一楞,然后脸就红了,做了个揖后就匆匆离开了现场,而从此在官署门口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小姑父之所以有敢于当面斥责元孝友的底气,部分缘于他自己的政绩:父亲曾把他派去当定州刺史,而他之前根本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所以干的并不顺手。但因为他这人很廉洁,多余的事儿也少,所以当地的官吏们倒也不反感他,上下级关系还处的不错。
同时他还很关心民生:有一年定州大旱,他便亲自带着人求雨,结果这雨还真下了。于是他又专程领着人修了个佛窟做纪念,我去看小姑的时候还去那里玩过。
也是在这个石窟里,我发现库狄氏可能真的不是鲜卑后裔,因为小姑父让工匠们在洞窟的墙壁上明明白白地刻着,他们的祖先来自于西北的弱水,和东北的大鲜卑山一点儿关系没有。
当然求雨这事儿肯定是封建迷信,但当时的人也不懂人工降雨,小姑父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心里装着老百姓了。
总之,每次看到小姑父,我经常会想起我穿过来之前,曾经遇到过一些从西部来的人,他们的祖先也是部落里的“头人”,他们的身上也有些小姑父的影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书屋【xf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奈何穿在帝王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